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璐 广州报道
4月29日,同方股份(600100.SH)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数据资源9344万元,较半年报初次披露的金额增长了61%。同方股份详细列出了数据资源的构成,其中重要单项数据资源包括期刊文献数据库、论文文献数据库以及其他文献数据库。作为同方股份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同方知网拥有近3.8亿篇文献资源,近年来却频繁陷入版权争议。
2024年,同方股份营业收入为168.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增加9.06亿元,实现亏损四年来的首次盈利。
整体来看,在同方股份的主营业务中,核技术应用是最大的一项收入来源,收入达到63.76亿元,占总营收的近40%,毛利率为32.94%。数字信息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9.36亿元,营收相对较低,但其毛利率为32.73%,是五大主营业务中毛利率第二高的业务。此外,数字信息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增长20.60%,为五大业务中增幅最大的板块。
年报显示,同方股份的数字信息业务是以知识服务、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 提供从软、硬件产品到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的数字信息技术服务商。
同方股份将文献数据库纳入数据资源,并在其财报中做出详细披露,这一数据资源或与其全资子公司——同方知网相关。同方知网是规模较大的中文学术资源平台,与全球2万余家各类出版机构合作,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000余种,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知网”(CNKI) 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产品, 以及知识资源互联网搜索、共享和网络出版服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知网近年来频繁面临版权争议,涉及的问题包括作者下载自己论文需支付费用,知网擅自收录学术文章等。此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因百余篇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且未支付稿酬,提起诉讼并最终胜诉。知网法务部曾就此案对媒体表示,知网与学报合作收录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如果作者在学报上发表文章,根据双方签订的版权协议,知网会对学报上的文章进行收录。
知网现行的版权模式是通过“知网-期刊出版单位-论文作者”的间接授权链条实现的。具体而言,知网与期刊出版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由期刊负责与作者签署版权协议,授权期刊将文章上传至知网或其他数据库。这一过程通常通过“投稿须知”或“使用声明”等形式告知作者,明确稿件一经采纳即视为授权期刊使用,并同意作品在知网复制发行。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良认为,论文作者授权杂志发表,并不涉及第三方平台的信息传播授权。“仅仅是由杂志社通过控制作品的复制件或者类似这样的传播权,并没有授权第三方来传播。”刘德良认为,这种格式合同,并不能成为知网等平台侵权的理由。“它剥夺了作者跟像知网这种第三方签订合同而获利的权利。按照法律,格式合同剥夺了合同相对方的主要权利或者基本权利的时候,合同条款可以视为无效。”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年5月对知网在中国境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2022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对本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同时对当事人处以2021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17.52亿元5%的罚款,计8760万元。
在2023年“数据二十条”发布以来,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和产品经营权形成了“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广东海丝研究院合规专家尤一炜表示,“数据三权”分置表示数据不再单纯属于某一方,而是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流通和利用。知网在此框架下,主要拥有数据的加工使用权和经营权,而非所有权。这意味着,知网对于数据的角色主要集中在数据的处理、流通和商业化,而不是对数据本身的所有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