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4月29日,顺丰控股(002352.SZ)公布了最新一季度的业绩报告。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698.50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母净利润22.34亿元,同比增长16.87%。
顺丰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速运物流业务和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的稳步增长。其中,前者收入同比增长7.2%,后者收入同比增长9.9%。
同日,顺丰披露回购计划,拟使用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在国内快递市场,以2024年全年业务量计,“三通一达”合计市占率超过60%,排名第五的极兔速递也有11.35%,顺丰只有7.6%。
市占率7.6%的顺丰,营收却超过了前五家企业的营收总和。
时效件快递带来的高单票收入,向来是顺丰的营收底气。2024年12月,申通、圆通、韵达的单票收入分别为2.02元、2.29元、2.03元,顺丰的单票收入为14.55元。
不过,2024年,“三通一达”等公司也开始发力争夺时效件,顺丰的票均收入实际上同比下滑了3.4%。2025年一季度,顺丰速运物流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0.5%。
顺丰表示,票均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去年公司以更高性价比服务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物流市场,提高业务规模。
2024年,顺丰启动了“加速行业转型”的战略,寻求差异突破。
其围绕主要客户群体的行业属性,确定了多个一级主行业及更细分的二级、三级行业,从“卖产品”向“卖行业解决方案”转型。如在汽车市场推出零部件仓配一体化服务;在消费行业,推出美妆仓配、消费电子原材料跨境和仓店调拨等。
事实证明,行业也确实需要物流“定制化”:2024年,顺丰在电商与流通行业、通信高科技行业、汽车行业以及工业制造行业的物流收入同比增长均达到了20%及以上。
除了单票收入两位数的顺丰在降价,挣扎在2元线上的快递企业们也在咬牙下调。2024年,圆通、极兔速递的单票收入分别下降了4.86%、5.88%。
在市场化竞争下,“以价换量”的风终于吹到了快递行业。
为了降本增效,无人技术开始被快递企业采纳普及。
顺丰在年报中提到,已经开始使用如AGV、无人车、辅助智驾、自动化立体库等无人化技术的“物流新质生产力”。同时,圆通积极探索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以降低人工成本。申通已拥有368台智驾汽车,并在部分区域,构建了常态化的小型物流无人机运输航线。
除了创新,出海是各行各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普遍选择。
海外市场成为众多行业虎视眈眈的掘金地。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的顺丰,则平等地通吃了咖啡茶饮、汽车、3C电子等热门出海行业的红利。
例如,对于咖啡茶饮品牌,顺丰帮助其完成供应链建设及运营;对于通信高科技行业,顺丰提供设备的海外提货、出口清关、进口清关及配送全流程。
2024年,顺丰累计中标了超100个海外供应链项目,其中完成落地超过50个,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4.81%,达到321.6亿元。
截至2024年,顺丰运营全货机110架,在参与投资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开通了55条国内航线和15条国际航线,并不断加密其航空干线网络。
其他快递企业也在对国际业务展开布局,海外市场成为一片新的“跑马场”。
圆通国际快递布局中亚和东南亚市场;申通加强与欧洲物流企业的合作;中通国际初步形成了丰富的跨境产品布局;极兔速递在新市场(包括中东与拉美地区)全年实现包裹量2.8亿件,同比增长22.1%。
不过,顺丰的债务规模已经偏高。2024年,其负债合计1114.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2.14%。为了引入全球化资本,顺丰在2024年11月以“A+H”的方式赴港上市。
其创始人王卫表示,“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用资本方式快速扩张,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巨头都是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的”。顺丰招股书也提到,募资的45%都将用于加强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
截至4月29日收盘,顺丰控股报价43.36元/股,总市值21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