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声 | “520”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网| 2025年04月30日 14:5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新华社报道称,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填补市场经济制度空白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2%以上。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2%。

“民营经济促进法审议通过,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扎根更深、生长更活跃。”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2005年,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成为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基石。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31项具体措施。

但各类措施散见于不同的政策法规,缺乏统一的法律支持,导致实践中的政策执行效果参差不齐。一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立法呼之欲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他在接到全国工商联等单位的委托后,开始负责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研究课题。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建议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

立法决策层听到了社会呼声。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牵头起草,国务院提请审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而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民营企业实现长效发展的‘定心丸’,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法律。”刘俊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启动后,立法程序共识之强、进展之快非同寻常。

2024年12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连续三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一部草案,在立法惯例中并不常见,可见其意义之重大。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李曙光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填补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在民营经济促进与保障方面的制度空白,更标志着民营经济治理体系迈向法治化的关键进程。

“该法的出台,既是对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法治保障诉求的积极回应,也彰显出我国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法治现代化探索。”李曙光说。

从各方面收集立法建议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快,但同时注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保证立法的科学性。

在起草阶段,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多种方式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并于2024年10月10日至11月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草案。

2024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初次审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人大、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

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3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间,共收到249位社会公众提出的574条意见和30封来信。同时,共收到22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87条意见建议。

据《中国人大》杂志报道,草案二审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又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草案。

值得注意的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参与到草案征求意见之中。据介绍,北京金融街、天津小白楼、山东黄岛、山东沂南、江西章贡、河北正定镇、新疆库车、福建才溪、四川三星堆、河南新县等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当地各级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干部群众等围绕草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上海虹桥、广东江海、重庆沙坪坝、大连人民广场街道等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步开展线上意见征集活动,通过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草案文本,征集群众意见。

重庆沙坪坝联系点的立法信息员们走进产业园区、茶馆、火锅店,了解各行业、各领域、各类规模的企业代表、个体工商户关于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听障人士代小荣是磁器口古镇的一名奶茶店主,她反映,由于沟通障碍和信息不对称,许多银行对聋人创业者存在偏见,贷款审批难度大、成本高,有的银行放贷时对聋人创业者提出更高要求,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也严重打击了自强创业的信心。

为此,代小荣建议进一步完善关于民营经济组织融资支持的规定,鼓励金融机构在评估残疾人创业者信用状况时,充分考虑其创业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对残疾人就业的贡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残疾人创业者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简化贷款流程,降低融资门槛。

据《中国人大》杂志报道,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指出,2025年新春,党中央召开的第一个重要经济会议是民营企业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第一部重要法律草案是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释放出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强烈信号。

回应痛点堵点难点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历次审议、修改,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草案起草完成后,其中多个“第一”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包括:

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第一次将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

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草案二审稿在一审稿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比如,草案二审稿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不得向民营经济组织摊派财物。

草案三次审议稿进一步充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举措,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环境。 

4月3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审议出台,还将在实施过程中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民营经济促进法条条聚焦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困境,句句回应民营企业家的核心诉求。尤其像是科技创新、投资融资这些内容,是我非常关注的。”齐向东说,“资金支持、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等积极举措一旦真正落地,我们民营企业资金流压力会大大缓解,加速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

当前,稳就业稳经济任务艰巨,需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民营经济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力量。如何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的信心与创造性,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力和就业吸引力,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课题。

近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相比2022年版清单,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减少了11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正在稳步扩大。以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为例,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首席执行官方建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是环保、水务等规模偏小的项目,能源、铁路等大项目参与得少。

方建宏说,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拓宽了民营企业投资范围,提振了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心。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